close

波士尼亞的遊記寫到現在,覺得這個國家除了風景、古蹟之外,其背後的歷史、文化以及當地人,也值得寫成一篇文章,所以今天就來分享一下我在波士尼亞旅遊之後對於這個國家的感受以及心得。

 

波士尼亞行前注意事項

  • 貨幣:(可兌換) 馬克,英文縮寫為KM  (在波士尼亞境內較常見,英文唸作"Mark") 或BAM
  • 匯率1 KM = 18 TWD (2018.11資料)
  • 波士尼亞境內使用信用卡的情況較不普及 (與西歐國家相比),入境時可以歐元兌換馬克 (換錢記得不要在機場或是車站換,這兩個地方通常匯率很差,建議到市中心多家比較之後再換錢),以利消費之用 (超市基本上一定會收信用卡,部分青旅、餐廳會收信用卡,路邊攤則基本上只收現金)
  • 網路:波士尼亞境內賣Sim卡的主要有兩家,一家是BH Telecom,另一家則是m:tel,兩家價錢差不多,一個禮拜4GB的流量是4KM。當然也有其他方案 (像是5天、10天、20天之類的),只要跟服務人員講你的需求天數、所需流量 (如果不玩遊戲、不滑FB或IG,基本上7天4GB很夠用),他就會報價給你,你再決定要不要買
  • 務必帶雙腳圓型轉接頭
  • 波士尼亞自來水可生飲,路邊也常看到一些水龍頭,那些水是可以飲用的喔!
  • 氣候:夏熱 (高溫可達30度以上) 冬寒 (低於零下是常態,若在一、二月前往,甚至有可能大雪紛飛),最佳前往時間為春夏之際 (3月底-6月),此時氣溫宜人且正逢春暖花開,景色較為美麗
  • 車子靠右行駛。如果想在波士尼亞開車自駕,可參考以下兩篇:

 

波士尼亞?波希米亞?

 

想到波士尼亞你會想到什麼呢?也許波士尼亞對你來說很陌生,甚至你可能會把「波士尼亞」跟「波希米亞」搞混。

這絕對不是你地理或歷史沒學好,而是因為這個國家不僅是旅遊冷門景點,近代政治、經濟上都沒有什麼特別之處,所以不認識這個國家,其實蠻正常的。而波希米亞,其實是古中歐地名,現今的「波希米亞」大部分是在捷克境內。


附上一張地圖照,捷克是在中歐,而波士尼亞是在東南歐,靠近克羅埃西亞

如果提到波士尼亞,你一點頭緒都沒有。那如果說塞拉耶佛你會想到什麼呢?是不是有點耳熟呢?塞拉耶佛 (Sarajevo)是波士尼亞的首都,首都有一個非常著名的觀光景點——拉丁橋——是弗朗茨・斐迪南大公被刺殺的地方,這場刺殺也成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未曾平息的紛亂

 

自1914年,波士尼亞「塞拉耶佛事件」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到一戰後東南歐地區數國成立了南斯拉夫王國(波士尼亞為其中之一),二戰東南歐地區又成立了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1992年波士尼亞宣布獨立後,發生了波士尼亞內戰 (1992-1995)。從歷史不難看出,近代波士尼亞紛亂不斷,內部政局的複雜程度,應該跟兩岸局勢有得比。(笑)


在旅程中有一天,Google Map把我導到一個要過境克羅埃西亞的地方。在過境時,警察要我配合填一些基本資料,當時他問我說「Is Taiwan independent from China?(台灣是否獨立於中國大陸?)」(他問這個不是為了八卦,而是為了確認我的國籍😂),他一講完我就笑了三聲,我就回他「It's complicated(這很複雜,不好說)」,他就笑了一下說「OK. Politics(了解了,政治因素)」。或許是因為波士尼亞人自己國家內的政局也很複雜,所以當提到類似「(政治上)獨立」的問題時,他們都能理解

(後來他就默默的在國籍那格寫下了Taiwan😂)


講了這麼多,其實只是想讓大家明白,波士尼亞是個政治局勢很複雜的國家,而且在20年前才剛歷經一場內戰,整個國家或許都還沒從這些紛亂中復原,也因為如此,現在的波士尼亞觀光業似乎還不盛行,很多很美的景點都只能自駕或是包車前往。

 

波士尼亞安全嗎?

 

聽完前面的介紹,不知道是不是有很多人都會有種「蛤?那這樣這個國家感覺很亂,治安會不會很差啊?

我在去波士尼亞之前也一直很擔心當地的治安,甚至還上網搜尋了一大多「波士尼亞 治安」或者是「Bosnia Safety」之類的關鍵字,還意外的發現波士尼亞境內有些地方其實還殘留一些以前內戰埋下的地雷 (聽到這邊是不是更害怕了XD)

不過既然我現在可以在這邊寫著文章,就代表我平安從波士尼亞歸來了,而且我可以很驕傲的跟各位說,波士尼亞是個很安全的國家,甚至可能比西歐那些國家治安好。剛剛提到的地雷,在戰後波士尼亞政府有積極在清除,如果走在有鋪柏油的路面,或是人為開發的路上,不會踩到地雷,但是各位攝影愛好者請注意,盡量避開廢墟之類的建築,因為你不知道那棟廢墟是不是歷經戰爭摧殘,曾經有人埋下地雷的地方。除此之外是不需要擔心地雷的問題的!

 

 

我很喜歡用一個比喻,波士尼亞現在的狀態大概就很像戰後的台灣 (1960年代),剛經歷過戰爭,國內也有一些動亂,戰後正處於復原的階段,經濟也在慢慢復甦、成長,這個時期的台灣,應該可以算是個質樸的農村社會吧 (雖然我沒有經歷過,不過我推測是這樣,有誤請糾正XD) 我覺得波士尼亞就給我這種感覺,他們的人都很熱情好客,有好幾次當地人主動offer要幫我時,我都很警惕,想說「你是不是要偷我搶我?」就格外注意自身的財物安全。但後來事實證明,他們真的只是很單純的想幫我,並不是不懷好意

 

當然我說這個國家很安全,不代表你在這個國家就可以神經很大條,像是把自己的貴重物品放在公共場所一段時間都不注意,或者是晚上出門時一直低頭滑手機等等,基本的防備心還是要有的,只不過相較於法國、義大利、西班牙的治安較差的國家,你可以不用疑心病那麼重XD

 

複雜的種族信仰

 

波士尼亞除了政治層面複雜以外,在種族與信仰方面也十分多元。大概是因為1992年以前隸屬於南斯拉夫共和國,不同種族有機會在共和國內遷徙(例如克羅埃西亞人有可能住在波士尼亞),才造成了今日波士尼亞多種族的局勢。


波士尼亞主要有三個種族——波士尼亞克人、克羅埃西亞人、塞爾維亞人,他們分別信仰伊斯蘭教(為波士尼亞境內主要宗教,這或許也是波士尼亞境內清真寺林立的原因之一)、天主教、東正教

 

飲食文化

 

每個國家,一定都有屬於它自己的特色飲食,波士尼亞也不例外。

 

波士尼亞的飲食文化其實跟你想像中的歐洲食物有蠻多相似之處的,像是大量使用乳製品 (例如起司、酸奶、鮮奶油等)以及醃漬肉類特別的是,他們非常喜歡烤肉 (跟保加利亞很像),有很多料理都是以烤過的肉類搭配麵包、生洋蔥等佐料。

 

另外,或許是因為地理位置的因素 (靠近歐亞交界的土耳其),有許多道料理也受到土耳其料理的影響,甚至在境內也能品嚐到許多土耳其料理!

 

以下幾道料理是來到波士尼亞絕不能錯過的:

  • Burek (類似台灣的蔥抓餅,但比較厚,裡面有塞絞肉)
  • Cevapi (烤肉串+波士尼亞特製麵包+生洋蔥)
  • Begova Corba (沒有奶味的濃湯,湯裡面有各種蔬菜、豆類以及肉)

  • Klepe (類似義大利餃,上頭會淋上酸奶,不太合亞洲胃口XD)

  • Duvec (燉肉類與蔬菜,個人覺得頗好吃的👍)
  • Baklava (甜點,有點像千層派,我覺得有點太甜)
  • Tufahija (糖漬蘋果,上頭會撒一些胡桃還有鮮奶油,不錯吃👍)

這次到波士尼亞真的是吃到失心瘋,因為物價相較於西歐/北歐實在是太!便!宜!了!

(每頓餐錢約莫西歐的1/3-1/4價錢,因地而異)

​​​​​​​

 

跟其他歐洲國家一樣,波士尼亞的酒也非常便宜,一瓶啤酒 (500ml) 大約NT$20-40。

波士尼亞的紅酒也頗負盛名,尤其是Mostar的紅酒Blatina(紅酒)跟Žilavka(白酒)是當地人最推薦的兩款酒。如果想更了解波士尼亞的紅酒產業,也可以考慮參加Wine Tour,不僅有機會品嚐到最道地的紅酒/白酒,也能夠了解到wine的相關知識喔!

 

語言不通

 

上次去了保加利亞之後,終於見識到了什麼叫做「語言不通」。

保加利亞幾乎70%以上的人都不會講英文,只會講保加利亞文。

所以有時想跟他們交流,都只能靠著Google翻譯,手機遞過來遞過去,才能夠了解彼此想表達什麼。

 

在波士尼亞更是如此,而且有比保加利亞更不通的趨勢,感覺85%以上的人都不會講英文

甚至有許多晚的住宿,老闆都不會講英文,我只好聽著他講波士尼亞文,手指來指去,來猜測他想表達什麼。

 

大城市,像是Sarajevo或者是Mostar語言不通的情況會比較少一些

畢竟這兩個地方都算是觀光重鎮,如果不會講英文,等於是損失了大半的客源。

但在其他比較偏鄉的地區,像是Jajce或是Kulen Vakuf,就真的只有少數人才會講英文,

甚至很多當地人看到我(亞洲人),都會投以一種奇異的眼神,彷彿看到什麼奇珍異寶似的,感覺不太舒服XD

目前想到的是這些。從剛下飛機看到機場的模樣 (入境大廳超小、看起來很髒亂、室內可以抽煙、廁所馬桶裡有煙蒂) 而不太喜歡這個國家,到後來走訪許多波士尼亞小鎮、遇見許多當地人、見識到他們的熱情好客時,我開始喜歡上這個國家。

如果你是第一次去波士尼亞,一定會 (也一定要!) 安排去莫斯塔爾跟塞拉耶佛這兩個城市,這兩個城市很有歷史很值得一去,而除了這兩個城市之外,我也很推薦到波士尼亞其他小鎮 (像是TrebinjePociteljMedjugorje等) 走走,你會看到很不一樣的美麗風景。

 

波士尼亞|行程篇

波士尼亞|景點篇

波士尼亞|餐廳篇

波士尼亞|住宿篇

波士尼亞|租車自駕篇

-

喜歡我的文章,請在FB按個讚給我支持鼓勵

更多美圖都在IG「旅行。行旅」,歡迎追蹤😊

-

arrow
arrow

    旅行。行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